在实际操作中,有时我们还需要将ArcGis拓扑检查的结果制作成报告或者提取错误信息反馈作业方。
本文是基于“面重叠检查”这一例子进行讲述,其它规则自作变通即可。
提取Excel信息
一般在存储拓扑数据的数据库(对,就是上面博文中提到的个人地理数据库mdb文件)中找到名为“T_1_PolyErrors”的表,导出加工即可。
OriginID(初始ID,面1)与DestID(目标ID,面2)分别对应了两个重叠面的ObjectID。两个英文字段名一个是“初始”,一个是“目标”,容易让人懵逼,其实它就是重叠的面1与面2。
而ShapeArea则是面1与面2的重叠部分面积,在常用投影坐标系下其单位一般是平方米。
另外,上述“两个重叠面的ObjectID”的ObjectID就是被拓扑对象(要素类)中的要素ObjectID,在本例中这个要素类就是“topo”,在上面图片中可以看到“topo”表(要素属性表),要素的属性信息(包括ObjectID)便存储于其中。
将两表导出为Excel,然后在错误记录表中使用Excel的Vlookup函数根据ObjectID在要素属性表分别查找、提取两个面的相关属性信息,即可做成两重叠面的对照表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